导读:南阳城的建设始于何时?最初的建设者又是谁?他们在中国历史的演进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?携着这三个问题,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。
在西周晚期,周宣王统治时期,南阳地区曾是周王室的统治中心之一——鄂国。由于内部叛乱,鄂国最终遭周夷王所灭,随之而来的是这片土地的控制力下降,也为崛起中的楚国创造了机会,使其逐渐扩展势力。
为了重新掌控周王朝对“南土”的影响力,并强化对江汉地区的统治,周宣王于是于公元前872年或随后的某一年,将自己的舅父申伯封于南阳盆地,建立了名为“南申”的地域,定都于谢,其地理位置恰好是现今的河南南阳市。由申伯动手修建宫殿的那一刻起,南阳便开启了它长达2800年的城市建设史。
在此,我们不妨澄清一下人物之间的关系,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背景。申伯是周厉王之妻申后的弟弟,周宣王的舅父。在《诗经》中有对他们关系的相关记载:“王命召伯,定申伯之宅。登是南邦,世执其功。”这表明,周宣王在政治上对舅父申伯十分倚重,甚至亲自指示大臣召伯虎为他建造宏伟的宫殿,这不仅标志着周王朝南方封国的建立,也让申伯被寄予厚望,负责治理这片土地,成为周王朝的范例。在周宣王姬静执政时期,申伯在政治上步步高升,风头强劲。
展开剩余56%后来的发展中,申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宣王的儿子周幽王,此君正是发动烽火戏诸侯的那位。宣王逝世后,周幽王继位,沉迷于奢华生活,乱政不堪,特别是钟情于美丽的褒姒,竟打算废除申后及其所生的太子,另立褒姒为后,伯服为太子。这场王室内部的权力斗争必然影响到申国及其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。周幽王的这一决定削弱了申侯的政治利益,最终在公元前771年,申侯联合缯侯以及犬戎进行兵变,攻陷了镐京,并在骊山之下杀掉了周幽王。
周幽王被杀后,申后所生的姬宫涅继承王位,成为周平王。作为周平王的舅父,申侯在其即位之初给予了支持,使得周平王于申(今河南南阳)登基,但考虑到镐京残破和犬戎的威胁,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,将都城迁至洛邑,即今日的河南洛阳。
由此可见,申国在中国历史的演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,为五百多年的东周奠定了基础,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。尽管东周王室日益衰微,但这一时期却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关键时期,包括冶炼技术、医学和天文学等领域的进步;同时,奴隶制社会的崩溃与封建社会的形成也标志着历史的进步。
作为南阳的市民,我们有责任去深入了解申(伯)国的历史,虽然申(伯)国的存在仅有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,但掌握这段历史是我们理解南阳以及中国历史的重要一环,让我们共同探索这段富有意义的故事。
关注赵哞哞,与您一起更深入地探讨南阳的历史。
发布于:天津市最新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